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馆内新闻 >
馆内新闻 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京城胡同深几重

时间:2018-10-15 14:44 作者:重庆殡仪馆

原标题:京城胡同深几重

京城胡同深几重

京城胡同深几重

  ◎吴雅山(57岁,资深记者)

  这些年旅游升温,地安门什刹海一下子热闹起来。从什刹海荷花市场,到烟袋斜街、南锣鼓巷,即使是平日,也是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源源不断。我时常这样问自己,他们到这地界来看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冰窖怎么成了王府

  在串胡同时发现,常有些旅游者背着相机在胡同里溜达,目光茫然,环顾左右,不知从哪下手(拍照)。一些旅游者坐在三轮车上,蹬三轮的“导游”指着一扇朱红大门介绍说,这里曾经是一座王府……我当时听了差点笑喷了。这地界十几年前是个街头公园,再早是个天然冰窖,2008年“奥运”时被加盖了围墙和朱红大门之后建为会所,怎么成王府了!

  有一次在米粮库胡同,一辆三轮车从后面上来,就听见“导游”介绍说,这条胡同就是邓小平故居,别的没啥值得说的。说完,骑着三轮车走了。实际在历史上,除了邓小平之外还住过更多的官员和学者。比如晚清学者陈宗蕃的“淑园”及他的大作《燕都从考》,大画家陈半丁,著名学者胡适、傅斯年、陈垣、梁思成、林徽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龙潭三杰”之一李克农,中共高官陈伯达等,都曾经在这条胡同里居住和生活过……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主动介绍说,这里曾是某某的住宅,百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何事。但旅游者常常半信半疑地喃喃自语,是吗?怎么连个牌子(介绍)都没有?

  是啊,没有“牌子”的文物还是文物吗?在白米斜街张之洞宅府旁,开了家涮羊肉馆,每天都有食客在此品尝佳肴,却不知更美味的“旅游精品”、没有“牌子”的历史文物就近在咫尺。当年在张之洞奄奄一息之时,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在众多护军的簇拥下前来探望,不难想象当年的繁丽和辉煌。当人们将相机对准酒吧、对准什刹海湖面,却不知身后这座摇摇欲坠、早已沦落为民居的二层木结构小楼,是当年张之洞的寝室,名曰“望海楼”。

  有一天,我再次来到“望海楼”前凭吊时,忽然发现楼上的玻璃窗上,贴着一对大红喜字。我想,这对新人好福气,能在这栋房子里喜结缘,登楼远望,一览什刹海河湖水色。

  当我看到游人匆匆行走的脚步,视而不见的神情,真想拉住他们的胳膊说,你们看看这里曾是百年前的清太医院,当年这里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御医,为宫里的皇亲国戚问诊把脉……还有安乐堂胡同,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百年前曾是宫中太监的“养老院”。当太监们年老多病,不适宜继续在宮中服务时,就把他们安排在这里养老送终。庆幸的是,这些胡同如今还在,遗憾的是,魂早已经丢了……

  于是,我下决心写一本介绍关于地安门周边胡同的书。从2013年开始,我实地穿胡同,还先后采访了众多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有些老人还是大事件的亲历者。比如,从小学徒当泥瓦匠的蓝宝老人,如今已经年近90岁高龄,向我讲述了当年拆除雁翅楼的情景。

  史料错了,雁翅楼并非一次性拆除

  据史料记载,雁翅楼已于1954年连同地安门一并拆除。由于雁翅楼为东西相对称的二层建筑,事实上与之相对称的马路西边的雁翅楼却没有完全拆除。在我儿时记忆中,路东是地安门至广渠门的3路公共汽车总站,有几间简易的房屋,作为调度室并开一个小窗口,卖汽车月票。顺着东边往南则是慈慧殿胡同口,再往南则是305公交总站,好像是通往清河的。如此,路西的“二层小楼”是不是遗存的雁翅楼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在查阅了大量史料的同时,还走访了蓝宝老先生。

  原厂桥地区房管所的工程组长,如今已是80多岁的蓝宝老爷子亲口对我说,地安门路西工商银行储蓄所那一排就是雁翅楼。蓝老爷子接着说:“我是1947年到北京来学徒,师傅家就在鼓楼后斜街。解放后进了房管所,又一直在地安门、什刹海一带修房盖房,对这里特别熟悉,也特别有感情。”蓝老爷子说,雁翅楼横跨西楼巷,一直往南接近油漆作胡同口。也就是说,再早的西楼巷是“隐藏”在雁翅楼之中的(有如闽南的过街楼)。如此可见,史料上所说的雁翅楼连同地安门一并拆除,只是拆除了马路东边,而马路西边的雁翅楼则沦为民居,直至平安大街改造方予拆除。

  蓝老先生解放以后就成为房管所的正式职工,并且参与了地安门雁翅楼的拆除工作。

上一篇:雁翅楼小考

下一篇:故宫最常见、还坑了造反的天理教:说说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