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馆内新闻行业新闻 媒体报道

重庆殡葬:开启改革发展新篇章

时间:2018-06-02 13:37 作者:admin

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按照五个坚持原则,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殡葬改革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市民政局大力推动下,历经数载,砥砺前行,重庆殡葬工作在机构设置、服务管理、配套设施、惠民政策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开启了重庆殡葬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管办分离

    殡葬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统筹推进殡葬工作,特别是殡葬改革任务的落地生根,市民政局始终把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以此作为火车头推动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全市各级政府坚持从殡葬改革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各级殡葬管理机构逐步与经营性公墓和其他殡葬服务机构的脱钩。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殡葬管理机构33个,编制管理人员240名,其中31个机构实现了管办分离。

    管办分离带来的是管理机构职能更加明晰,着力于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和政策创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行业监管、惠民殡葬、服务收费、公墓管理、祭扫管理的政策文件,先后研究制定了《治丧守灵服务》《遗体接运服务》《重庆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规范》《重庆市经营性公墓建设规范》《殡仪服务站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为进一步强化管理服务,有效推动我市殡葬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经营服务单位也专注于公平有序竞争,立足于增强经营服务能力,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规范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内容,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强化管理

    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幸亏‘96000’工作人员到社区来宣传殡葬法规政策,不然找到一条龙很多政策享受不到不说,服务质量、态度更让人接受不了。提起“96000”带来的便民、利民服务,家住南岸弹子石社区的廖女士满是感慨。

    其实,这只是创新殡葬管理服务的一个缩影。20151月,市民政局在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开通了“96000”殡葬服务热线,对方便群众治丧、规范殡葬行业秩序、遏制殡葬中介乱收费、扩大殡葬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借助社区社工和义工的力量,为群众提供殡葬知识宣讲、政策法规咨询、治丧流程服务、维权投诉办理等项目服务。

    近年来,重庆殡葬工作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重庆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各区县调整扩大火化区、新建改扩建火化设施、对火葬实行的政策奖补以及政策宣传等措施下,遏制住我市火化率下滑的势头。数据显示,全市火化率从2010年的33%提高到2016年的46%,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至2016年,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节约土地6.89万亩、木材260.94万立方米,对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我市不断加强殡葬专项事务管理,先后开展了非法墓整治和公墓清理整顿工作,有效治理了乱埋滥葬行为,不断加大丧俗改革力度,持续深入宣传殡葬新理念,推广治丧新礼仪,加强对乱搭灵棚、治丧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城区集中治丧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清明节假日化后,建立了清明节文明祭扫服务保障机制,加强了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年均400万人次集中祭扫的文明安全、和谐有序,连续10年实现平安清明工作目标。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草坪葬、花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并使用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安葬活动较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推出树葬、花葬、草坪葬、小型地墓155806.68平方米,壁墓塔葬167665个,已有60365位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完善设施

    构建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殡葬体系

    “殡葬改革纵深推进的同时,殡葬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市殡葬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群众对殡葬服务质量水平的更高要求,殡葬基础设施的规模、质量成为殡葬改革发展的一块短板。如何补齐这一短板,成为推进我市殡葬改革的一次大考。

    为此,市民政局从大力推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入手,制定和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殡葬改革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要求各地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为推动殡葬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20139月,市政府通过了《重庆市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方案》,计划从2014年至2017年,在主城区新建3个规模为400亩左右的市级城市公益性公墓,满足中低收入群众10年安葬需求。区县通过建设区县城市公益性公墓,乡镇、村公益性公墓,构建起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公益性安葬服务设施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成和正在建设市、区县城市公益性公墓20个,乡镇、村级农村公益性公墓168个。首个市级城市公益性公墓——重庆崇兴生命纪念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园对外服务,墓位价格最高1.5万元,比经营性公墓均价降低50%左右;第二个市级城市公益性公墓已开工建设。

    在殡仪馆改造上,通过采用电子雾化燃烧器、废气二次燃烧、喷射排放等先进技术的新式火化炉,淘汰老旧的直排式火化炉,拆除高烟囱,净化废气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给治丧群众营造一个绿色、整洁、舒适的治丧环境,大力更新设施设备,不断促进硬件提档升级,全市涌现了一批环境公园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的殡仪馆。

    为方便群众就近治丧,主城区原则上应按常住人口8万人—15万人增设1个殡仪服务站,其余区县在其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可适当增设1个殡仪服务站。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56个殡仪服务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惠民殡葬

    为困难群众节省8400万元丧葬费

    “服务民生无终点。为减轻群众丧葬费用,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关于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丧葬服务费的通知》,通过免费、奖补等方式,多措并举减轻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的负担。截至去年底,全市已为60629名困难群众免除基本丧葬费8368.65万元。

    除此之外,自2009年市民政局率先提出在经营性公墓内设置公益生态葬园区起,我市以九龙陵园、歌乐山公墓、灵安陵园三大公墓为试点,以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免费安葬城市三无老人及农村五保户。目前,全市已有47家经营性公墓开辟公益生态葬园区,免费安葬对象扩展至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革命烈士及已故癌症病人,并以低价位对全市低收入群众提供安葬服务。

    同时,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推行火化、文明治丧、生态安葬的奖补措施。从2009年至去年底,全市共为63182名城镇居民提供殡葬救助资金7010.18万元,为43045名农村居民提供殡葬救助资金4268.32万元。

    赵童 王琳琳  图片由重庆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提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殡葬管理条例